关闭

已根据您的IP地址,推荐选择以下医院进行咨询

我想了解其他医院 

爷爷捐赠眼角膜给孙子,望他继续保家卫国

来源:爱尔眼科   发布日期2017-03-22 16:30:50  |   关注:  |    加入收藏  打印    

  来源:齐鲁晚报

  12月4日,一名年轻的角膜病患者小张,爱尔眼科成都东区医院成功接受了角膜移植手术。本是一起普通的角膜移植手术,竟在一早被成都商报作为报版新闻头条,华西都市报、成都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原来这背后是一个催泪的祖孙情、军旅情:7旬的老兵爷爷将他的眼角膜捐赠给了自己的孙子,望他继续保家卫国。

  小张的苦恼:眼角膜供体稀缺,眼睛面临失明

  据了解, 小张4年前因为一次意外,致左眼眼角受伤发炎,开始只是一点红肿,他也没太在意,年复一年,眼睛的问题愈发严重,“小伤”逐渐发展为角膜白斑。“一米外的东西都看不清。”今年7月,小张发现眼睛的问题已经开始影响自己驾驶,医生说他必须得进行角膜移植手术。然而,眼角膜稀缺让手术迟迟没有着落。

  回家探亲时,一家人带着小张来到爱尔眼科成都东区医院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据爱尔眼科成都东区医院副院长唐建介绍,小张当时的左眼视力只有0.02,接近失明状态。

  供体找到了!捐赠者竟然是爷爷

  12月4日,移植手术前,小张躺在病床上,又翻出了爷爷生前的照片,没能见上最后一面,成了他遗憾。18岁参军入伍,小张在部队已经干了7年。他从戎之前一直和爷爷生活在一起,是爷爷最疼爱的大孙子。12月1日,恰逢老兵退伍日,从军五载的张友田在这天告别人世,离开前,他托儿子将最后一件礼物留给了孙儿,那就是眼角膜。

  事实上小张一直都在隐瞒自己的病情,在瞒不下去的情况下,他才将自己需要角膜移植手术治疗的情况告诉了家人。爷爷去世后,他从父亲那里得知了两个消息:一个是疼爱他的爷爷去世了,另一个则是他的角膜供体找到了。原来在爷爷去世前一个月,爷爷就从父亲那里得知小张的病情,同时交待了他要将自己的角膜留给孙子,“让他继续保家卫国。”而小张的父亲也是在几天前到医院来提到希望将爷爷的角膜捐赠给孙子,医院最终通过确认双方关系、检查角膜细胞功能符合需求后,决定做这次移植手术。

  手术成功:“我要带着爷爷的希望活下去”

  据了解,此次小张的手术医生是角膜病方面的专家、爱尔眼科成都东区医院副院长唐建。唐建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获眼科学博士学位,曾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综合医院工作多年,同时在屈光手术和白内障诊疗方面也有造诣。

  12月5日上午11时许,爱尔眼科成都东区医院的病房内,唐建副院长亲自为小张拆掉纱布并做了复查。“现在伤口非常好,效果也比较理想,恢复还有个过程,预计过段时间视力就比他术前的视力好很多。”唐建副院长表示,小张的左眼之前是眼外伤导致的角膜白斑,视力非常差,生活上基本靠右眼,这次手术非常顺利,术后可以正常进行日常工作和社会生活。

  小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之前一只眼睛看东西,非常不方便,有时用手去拿杯子都会扑空。“拆掉纱布那一刻真的有种久违的感觉。”小张对未来充满期待,他说他将带着爷爷寄予的希望勇敢地活下去!

  事件背后的思考:角膜供体为何稀缺?

  随着事件在各大媒体的广泛传播,很多人也将目光投向了事件的背后。角膜供体为何稀缺?我国有多少人正面临失明的同样境地?

  据不完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等待接受角膜移植的患者有400多万,但因供体角膜缺乏,全国各大医院每年完成的全部角膜移植手术仅有5000例左右,多数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本来可以有更多通过角膜移植手术重见光明的患者,由于缺少角膜供体,大多数患者却只有在黑暗中度过。“目前捐献眼角膜是指去世后捐献,但生前要办好有关手续。捐献者必须是生前的自愿或身后家属同意,以尊重自愿为原则。”唐建副院长表示,作为角膜病医生,面临失明的患者经常遇到,但常常因供体的稀缺而无能为力。

  爱尔眼库:拯救光明的使者

  在此次角膜移植手术开展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桥梁,那就是爱尔眼库。2009年爱尔成都康桥医院眼库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四川家通过审核的眼库。同时与国内多家眼库和医院实行横向联动,实现了互动和角膜应急调拨,以解急症患者之急。2016年10月16日,成都康桥眼库搬迁,更名为爱尔眼科成都东区医院爱尔眼库,并通过卫生部门验收。眼库地址:成都市双林路388号。

  截至2016年12月5日,爱尔眼科成都东区医院爱尔眼库已收到近5000名社会爱心人士递交的生后眼角膜无偿捐献志愿申请书,成功实现568例(人)捐献,帮助了来自四川、广东、新疆等全国各地的1000多位角膜病患者重见光明。角膜捐献是一份拯救光明的事业,爱尔眼库将作为光明使者一路前行!

----责任编辑:网络营销部
版权所有: https://www.aierchina.com(爱尔眼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