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已根据您的IP地址,推荐选择以下医院进行咨询

我想了解其他医院 

活着就要奉献,身后也要回馈人间——纪念魏巧珍

来源:爱尔眼科   发布日期2017-03-22 17:05:13  |   关注:  |    加入收藏  打印    
 
 

  2016年12月7日下午两点五十七分,83岁的魏巧珍老人与世长辞,离开了这个她深深热爱的世界。离开之时依然不忘回报社会,遵照魏老的遗愿,家人立即通知了武汉市红十字会爱尔眼库的工作人员,帮其实现了遗体和眼角膜捐献,将光明馈赠人间。

  据了解,魏老生前曾是武汉一家工厂的一名普通职工,上世纪50年代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她全部的青春年华和热情都奉献给了那个时代。在同事和朋友眼里,魏巧珍豁达开朗,热心助人,甚至有点“爱管闲事”,但一身充满正气。在子女的记忆里,魏老一直爱厂如家,总是早出晚归,忘我工作。“母亲曾自豪地对我说,58年大跃进,几天几夜连轴转不睡觉,实在困了,就靠墙眯一会儿。”女儿提起母亲,仍不禁感叹于魏老那种无私无畏、奉献进取的精神。

  退休后,魏老身体还算硬朗,平时看看报纸、听听广播、看看新闻联播等,时刻关注着国内外发生的一些大事。但自前几年查出鼻咽癌后,魏老的健康状况就开始走下坡路,病魔日渐肆虐,经过几年的缠斗,魏老深感自己的病情越来越不乐观,开始考虑自己走后应该做点什么。于是她把儿女们叫到跟前,说出了自己离世后要捐献遗体和眼角膜的想法。儿女们虽万般不舍,但想到母亲的性格和为人也表示理解和支持。

  2012年在儿女们的联络下,魏巧珍老人顺利办理了遗体捐献志愿者登记申请。“母亲之前一再嘱咐我们兄妹几个:在她走后丧事要从简,不设灵堂,不搞遗体告别,不开追悼会,不收任何人包括亲戚的礼金,更不要办丧事答谢酒席。我们常想,老一辈人都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入土为安’的思想传统,但对于像我母亲这样一位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八旬老人,敢于打破传统,这让我们后辈人很是震惊和敬佩!”女儿回忆起母亲仍不禁动容。

  12月7日14:57分许,魏巧珍老人因器官衰竭抢救无效离世,儿女们时间通知了武汉市红十字会爱尔眼库的工作人员,帮助母亲完成眼角膜和遗体捐献的遗愿。活着,就是奉献。走了,也要把有用的回馈人间。据武汉爱尔眼库协调员明维介绍,魏老的两片角膜非常清澈透明,12月13日,已为两位40多岁的角膜盲患者带来了光明。(张程)

----责任编辑:网络营销部
版权所有: https://www.aierchina.com(爱尔眼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