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已根据您的IP地址,推荐选择以下医院进行咨询

我想了解其他医院 

永不遗忘的铭记 —— 纪念周吐清

来源:爱尔眼科   发布日期2013-05-07 11:22:00  |   关注:  |    加入收藏  打印    

  《荀子·尧问》曰:忠诚盛於内,贲於外,形於四海。古人解释“忠诚”,是一种可“形於四海”的气概,气吞山河。和平岁月的我们,也许未曾体验过这种情怀,但请静静读完这个故事,一位平凡至极的老人,用生命和大爱诠释令人永不遗忘的铭记 —— 回报祖国。

  报答国家:这是老所长以身作则教导我们的

  他生于战乱时期的江苏溧阳,8岁时父亲去世,他和10岁的姐姐、5岁的妹妹跟着孱弱的孤母,四处飘零相依为命。母亲在农村为人缝缝补补,一双长满硬茧的手拖大三个儿女。后姐姐出去当小保姆,妹妹很早嫁人,全家辛苦供他读书。

  1951年9月,他考入上海高级机械学校。勤奋学习两年后,分配至哈尔滨锅炉厂工作。由于当时哈尔滨锅炉厂是前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之一,他作为优秀职工代表,被派到大连学习俄语两年。1955年盛夏,他学成回厂,成为专家办公室的一名俄语翻译,直至1960年专家回国。

  1962年至1970年,不到30岁的他迎来事业的黄金时期,进入了国家机械工业部武汉热工机械研究所工作。“当时他的所长正是江泽民同志,在那种极为热情和忠诚的党教氛围下,他工作中充满能量。”家人回忆,这段外人看来艳羡的经历,被他深藏心底,化为了对国家、对党、对事业的无限尊敬。

  1970年,他调到湖北省化工厂工作。后转至省化工研究设计院,1994年退休。兢兢业业40多年,他从基层工人奋斗到资深工程师,时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我必须献出最后一点力量,否则无以回报。这也是老所长以身作则教导我们的!”

  1956年,他的母亲患癌去世,临终前不断喊着他的名字。当时全村人联名写信要他请假回家,但重任在身的他,为了完成工作,没赶得上见母亲最后一面。直至今日,两姐妹谈及此事还是遗憾万分。“后来,我们都理解他了。”家人说,“他感恩国家的栽培,只能用勤奋的工作去回报,人孰无情?对于母亲的遗憾他也很难过,但相信母亲九泉下也会为有这么一个儿子欣慰的。”

  支持医学:这才是让人永不遗忘的铭记啊

  他和老伴一直关注国家的医学事业,老伴年轻时曾经想学医,当一名医生,但因为家境贫困,没能实现这个愿望。当二老从新闻上获悉我国人体器官稀缺,很多需要器官移植的人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时,萌生了捐献遗体的想法。2000年3月,武汉市红十字会开始规范管理和推动遗体捐献事业后,二老就把这一想法告诉了儿女,当时儿女坚决不同意,反对的主要原因是:父母走后没有一个祭奠的地方。在家人的分歧中,这件事暂且搁了下来。后来,武汉市红十字会在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树立了遗体捐献者纪念碑,二老得知后,再次给儿女做起了思想工作,并于2006年2月办理了捐献登记手续。同年5月,二老在儿女的陪同下来到遗体纪念碑,他们对家人说,“你们看看,以后我们的名字就刻在这上面,比起灰飞烟灭长埋黄土,这才是让人永不遗忘的铭记啊!”

  2010年7月15日,他买菜回来,发现腿脚不听使唤,送往医院后,经诊断为脑梗塞,造成左侧偏瘫。此后数次病发,长卧不起。2013年4月20日,他走完了平静而忠诚的一生。临终前,他睁着一双慈祥明澈的眼睛,看着病榻旁的亲人,79年的艰辛、荣耀和幸福,化为了眼神间最真挚的嘱托。遵照其遗愿,家人联系到武汉市红十字会,捐出了他的遗体,角膜捐给爱尔眼库,为盲症患者送去重见光明的希望。—— 他叫周吐清,一位平凡的老党员。

  周老走后的那天晚上,儿子一夜未眠,他对妻子说,“我也要去办理遗体捐献手续。”妻子在一旁,静静地说,“我也去。”

----责任编辑:网络营销部
版权所有: https://www.aierchina.com(爱尔眼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