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已根据您的IP地址,推荐选择以下医院进行咨询

我想了解其他医院 

武汉角膜捐献者:病痛一生,没人比我更了解等待的痛苦 —— 纪念黄卓炜

来源:爱尔眼科   发布日期2013-04-01 11:30:00  |   关注:  |    加入收藏  打印    

  34年,他深受慢性疾病折磨,无法出外就业,无法组建家庭,生命,像一截日渐燃烧殆尽的蜡烛。他只有等待,等待那渺茫的“奇迹”出现,延续,再延续一点活着的机会。

  34年,他历经种种常人无法想象的病痛和孤独,他不放弃,不绝望,他说,生命,即便是一截即将烧完的蜡烛,但至少在熄灭前能传递一枚火种,延续,再延续一点活着的精神。

  病痛缠身,孤苦不灭乐观的精神

  黄卓炜,1978年6月28日出生于武汉,从小就身体不好,老是多饮、多尿,个头比一般同龄人要小很多,父母也曾带他四处求医,但一直未能确诊。1998年中专毕业后的他,因身体原因一直未能找到正式工作,只能四处打零工。虽说身体比较单薄,但他非常能吃苦耐劳,靠他微薄的力量尽量为家庭减轻负担。2001年,因病情加重,他才到医院就诊,最终被确诊为肾功能不全,但因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加之考虑到父母年岁已高,懂事的卓炜不想父母为了自己的这个“不治之症”而举债,一直拒绝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最终只是在母亲的“逼迫”下采取了中医保守治疗。

  近10年来因为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卓炜也一直无法在外就业,全家人也只得靠父母微薄的退休工资维持生计。卓炜是个非常懂事和善良的孩子,自从知道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后,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安慰父母,自己一定会非常乐观的生活,他平时非常喜欢学习、看书、看球赛和运动,家里摆满了他购买的各种各样的书籍,如《影响人类历史的100个发明创造》、《伟大发明》、《简·爱》……内页做满了密密麻麻的读书笔记。父母说卓炜平时出去最多的地方就是博物馆了,在他们眼中,卓炜就是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万事通”,全家人也因他这份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而一度忘记了常年笼罩在心头的阴霾,似乎他们的儿子就和普通人一样,也从未想到过死神会这么快将他带走。

  离别遗爱,肉体消亡大爱仍延续

  卓炜是家中的独子,70年代为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在顶着两个大家庭的重压下,他们毅然办理了独生子女证,卓炜的表兄妹近30多人,从小乖巧的他很受亲戚们疼爱。

  卓炜的母亲作为武汉市的批遗体捐献志愿者,在2003年就在红会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也许是受了母亲的影响,早在几年前,卓炜就向父母提出了想办理捐献遗体的想法,当时父母完全不能接受的,“傻孩子,你还这么年轻,怎么就想到了这些,妈妈是因为年纪大了,你的生命还长得很,以后再办也不晚啊!” —— 也许在妈妈的心里,她是根本无法接受儿子会远离她的那,但卓炜却耐心地向父母道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我这一辈子很短暂,国家好不容易培养了我,但我却未能为国家作出一点贡献,希望能够捐献自己的遗体为医学发展作一点仅有贡献,并一再希望父母能成全自己。”他耐心地劝说父母,诉说自己多年来深受病痛折磨的心声,“我病痛了一生,没有人比我更了解等待(治愈)的痛苦,那些盲症的病人也是如此啊!”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卓炜的身体情况每况愈下,连下楼都很困难了,在家静养的他一直都坚持生活自理,从未让年迈的父母“伺候”自己,今年3月12日凌晨2点卓炜突发鼻出血、低热,父母将其送至医院时已经昏迷了,在有意识时他还不忘叮嘱父母要保重身体,一定要帮他实现捐献心愿 ……

  3月12日,34岁的黄卓炜因病逝世,家人按照他生前遗愿,捐献出他的遗体及角膜。回想起这一幕,头发花白的父母再次泪眼婆娑,他们至今都不愿相信儿子已离他们远去,甚至都不敢把这一噩耗告知亲朋好友们。在得知卓炜的眼角膜已成功的帮助了两位角膜重症患者恢复了光明,想着他的生命还能在别人身上延续,二老感到很是欣慰。


黄卓炜(右)生前与母亲的合影


----责任编辑:网络营销部
版权所有: https://www.aierchina.com(爱尔眼科)转载请注明出处